2018-10-17
重陽節是漢族的傳統節日,在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,因《易經》中,把“六”定位陰數,把九“九”定位陽數,而九月九日這天日月并陽,兩九相重,故而叫重陽,也叫重九。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,到了唐代,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,此后歷代沿襲至今。
2012年12月28日,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》,法律明確規定每年九月九日(重陽節)為老年節。所以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。
重陽節的幾大習俗:
1
●登高
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,金秋九月,天高氣爽,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心曠神怡、健身的目的。
2
●賞菊、飲菊花酒
重陽佳節,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。菊花酒,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吟、祛災祈福的“吉祥酒”
3
●佩茱萸
重陽節佩茱萸,在晉代葛洪《西京雜記》中就有記載。除了佩茱萸,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。唐代就已經如此,歷代盛行。
4
●吃重陽糕
重陽糕亦稱“花糕”,漢族重陽節食品。人們把重陽糕制成五顏六色,還要在糕面上撒上一些木樨花(故重陽節又叫桂花糕),這樣制成的重陽糕,香甜可口。
5
●五重陽敬老
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。九九重陽凝聚了中華民族千秋萬代“老吾老”濃濃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風范。1989年,中國政府將農歷幾月九日正式定為“中國老人節”,敬老節,重陽節成為一個尊老、敬老、愛老,助老的節日。